陈之浩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是有人搞错了,心情忐忑的来吏部。吏部他唯一认识的人林员外郎接待了他。给陈之浩说任令的事情,沅州知州,从六品,九月到任。沅州和陵县同属樊安府,陵县在府城西边,沅州在府城的南边,两地相距两百里,三天的行程。这可是从来没有想过的好结果。
林员外郎问陈之浩是不是认识上面的人,陈之浩表示京城只认识林员外郎。
林员外郎就疑惑了:“那就奇了,老师让我给你留意空缺,可我想着再怎么也要到在庶吉士的考试之后再派位,到时候再寻得一官半职的。今天怎么突然就有任令呢?之前都还没有听到风声,也没有其它人得到任令。何况你的品位并不低啊,就算是状元郎也最多不过是正七品的翰林。”
林员外郎都不明白的事情,陈之浩更不可能明白,只问:“现任知州是谁?怎么空缺的?”
“现任知州是王贵之,山东临安府人,四十五岁中的进士,派那地快十年都没挪过位。去年就因病请辞,一直未允,近来也没听说新的情况。”
这样猜都不好猜,既然如此就不必猜,陈之浩跟林员外郎要了沅州地方志,然后员外郎又让人专程跟说了哪些注意的事情。
吏部侍郎张真坐在房里认真办公,听到必说陈之浩已经来过,才收起在公事上的思绪,想起两天前的事情,他被皇帝传到御书房,问他樊安府里有何空缺?他寻摸了一回说起沅州知州的事情,皇帝就说准了王贵之的请辞,派今年的贡生陈之浩过去接任,从六品知州。张真是皇帝一手提拔的,也知道皇帝在中州府附近布局,都没有多问一句就回来办了此事。张真收回思绪,只希望这个陈之浩能不负圣上使命。
陈之浩在京城又买了些书和给家人的礼物,于四月中旬出发回家。
陈之浩离开京城基本上无人注意到,他本来交往不广,只有同客栈的两位贡生知道,知道他被提前任命回乡很是惊诧,只以为他背后有高人帮他,不过这事只在小范围内传播。
陈之浩离开京城后,继平跟皇帝说了句,“陈之浩已经离京。”
皇帝听后,半天才说了句:“总感觉还没还完那两碗面的债。”
继平笑着说:“皇上吃他陈之浩两碗面,是陈之浩的荣幸。何况从六品就是新科状元也没有的。”
“那这是替你们两货还的?好像从来没有吃过面的样子,想想就丢人。”
“皇上仁慈,那面可不就是从来没吃过的,奴才还想吃一碗那面。”
“那你咋不跟陈之浩去樊安府?”皇旁只想对着继平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