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方言倒也没有再询问王亮了,直接招呼其他人,一起去学校礼堂。
本来想找自己的秘方研究所的,结果被耽误了行程。
看来只有下次再来了。
来到之前来过一次的学校礼堂门口。
这会儿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三五成群的都在往礼堂里面走。
“方哥!”张延昌穿过人群走了过来。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老范和小彭。
“你们怎么在一起?”方言对着他们问道。
张延昌说道:
“我们在同一层楼上。”
这时候跟着方言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这时候邓南星问道:
“老谢呢?”
他说的是谢国莱。
方言看了看周围,没有发现谢国莱的人影,其他人也摇摇头:
“没看到他人。”
方言招呼众人:
“算了咱们直接进去吧。”
刚进入礼堂里面,就听到有人在大声喊:
“新同学请拿出学生证,到这里来领取礼物。”
顿时人群骚动起来。
纷纷朝着前面涌动。
好些人都踮起脚尖,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发现很多人都在朝着那边聚集。
就连方言他们这群人也被吸引了目光。、
此刻有人站在了一张桌子上,高举着手里的东西,扯着嗓门说道:
“这里是卫生部特批发放的三件套。”
“分别是针灸包,《常见病土单验方集》,以及最小称量单位为0.5克的戥子。”
“新同学,记得出示你们的学生证,每个人都需要验证身份然后签字,才能拿到这三件礼物。”
说完他又再次强调:
“重复一遍!新同学,记得出示你们的学生会证,没有拿到的人,自己回去拿去!”
这话说完过后,周围已经有人开始后退了,看样子应该是没有拿到学生证。
方言对着周围的人问道:
“你们带着学生证吗?”
“带着呢。”杨景翔掏出自己的学生证晃了晃。
其他人也同样都摸出了学生证,就连萧承志和他一起过来的同学一样。
方言点点头:
“行,那就一起过去吧。”
领取的人很多,但是发放签字的速度相当快,大家都是有序的拿到后,就往一旁走去,完全没发生堵塞,素质还是相当高的。
不一会儿,方言他们都拿到了东西。
一个印刷有“为人民服务”的针灸包里面有28号不锈钢的钢针。
此外还有油印版的《常见病土单验方集》里面一股子煤油味儿,应该是用煤油做了防潮处理。
最后还有写着河北安国药市赞助的戥子。
方言每个人都拿到一份这种礼物,虽然不贵重,但是给了新人一种氛围感。
让他们先感觉到中医药学院的气氛。
接着方言他们按照班级,找到他们自己的座位,今年的中医班级分成了两个班。
第一班主要是回城知青与赤脚医生、以及家传中医子弟,和原本就在医院上班的大夫,这个班也叫国内班。
第二班主要是华侨子女与外籍学员,以及一些英语出众的干部子女,这个班也叫国际班。
方言被分在了第一班,班级里人还没来齐,方言也不清楚有多少人,不过应该不会少。
一班应该是大部分人的分班选择。
此外小彭和老谢他们的中药专业就没有分班了,因为读中药的也就只有三十几号人,所以只有一个班级。
简单的说就是中医两个班,中药一个班。
不过方言知道,这个情况在开学后不久,学校里又会改成小班教学,也就是每个班分成三十到四十个人左右。
中医学还会再分一个科出来叫做:针灸推拿学。
不过这对方言都不重要,今年九月份就要开始中医研究生的报考了,大部分有本事的学生都会选择直接去考研究生。
只不过这会儿大家都还不知道这些发展。
一个个都好奇的对着周围的同学打量着。
谢国莱这会儿也过来了,对着方言招呼。
说是刚才在学校里迷路了。
方言也是无语了,学校里也能迷路?
等到谢国莱找位置坐好后,陆陆续续的其他同学也来了。
其中就有方言上次和孟济民在卫生部直属燕京医院,见过的董艺和另外一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