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潼关破了(1 / 2)

第342章潼关破了

那准备出门总要带点东西吧。

神策军将领张承范肩负着出城御敌的重任,在即将奔赴潼关之际,他满心忧虑地进行着最后的盘点。

将士们怯如瘦鸡就算了还没有粮草。

张承范心急如焚,匆匆赶到朝堂向小皇帝询问道:“陛下,臣等即刻便要出城御敌,可军中竟无一粒粮食。”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没有粮食,我等将士如何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小皇帝听闻此言,先是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他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眼神飘忽不定。

短暂的沉默后,他强装镇定,带着一丝安抚的口吻说道:“爱卿莫要着急,你且先率军出发赶赴潼关。”

“朕已安排妥当,援军和粮草随后便会源源不断地送达。”

小皇帝一边说着,一边挺直了身子,“爱卿只管放心杀敌便是。”

张承范听着小皇帝的承诺,心中虽仍存疑虑,但圣命难违,只能躬身领命率领神策军朝着潼关方向进发。

......

潼关。

一名将士神色慌张,脚步匆匆,如同一阵疾风般冲进营帐,大声向主将张承范汇报:“将军,大事不好!咱们军中的粮草已然告罄,一粒都不剩了!”

张承范原本正俯身研究着潼关的防御部署图,听闻此话,猛地抬起头,“朝廷那边还没有运粮过来吗?”

那将士无奈地摇了摇头,神色黯然。

刹那间,张承范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

他心里的寒意,远比这天气的寒冷要强烈千倍万倍。

仿若坠入冰窖,拔凉拔凉的。

命运似乎还嫌不够残酷。

又一则噩耗如晴天霹雳般传来——黄巢大军已然兵临城下。

张承范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情绪,迅速做出决断。

他扯着嗓子大声下令:“神策军听令,前往关楼御敌!”

一时间,军营内一片忙碌景象。

将士们饥肠辘辘脚步虚浮,但仍然强打精神,纷纷拿起武器,朝着关楼奔去。

登上关楼,放眼望去,只见城外乌泱泱一片。

黄巢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

敌方阵营中传来一阵洪亮的叫阵声。

“大唐官军听着!”

“尔等困守孤城,犹如笼中之鸟、釜中之鱼,何不退下兵器,早早投降!”

“昏庸的唐廷,苛捐杂税如猛虎,不顾百姓死活,而我大齐义军,为的是推翻暴政,还天下太平!”

“你们何必为那腐朽王朝卖命?”

“识相的,就放我等进去,也免得生灵涂炭!”

“将士们!”张承范大声喊道,声音在关楼上空回荡,“贼军虽众,但我等身负保家卫国之责,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能让贼军踏入半步!”

“我大唐百年基业,岂容这群反贼践踏!”

随着张承范一声令下,“放箭!”

关楼上的士兵们闻声而动,纷纷弯弓搭箭,箭镞在黯淡的天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寒芒。

他们奋力将弓弦拉满,一时间,无数羽箭如飞蝗般朝着底下的黄巢大军射去。

就像尿尿一样,有的箭远,有的箭只射到脚边。

有些士兵的身体状况实在堪忧。

军中将士大多本就是被富贵人家买来,身患重病、体弱无力的病弱之躯。

且在这漫长的行军与驻守过程中,他们从未吃过一顿饱饭。

饿得是眼前发黑,看东西都出现了重影。

勉强射出两箭后,他们的手臂便似灌了铅般沉重,再也无力将弓拉开。

早在远远望见黄巢那铺天盖地、乌泱泱看不到尽头的大军时,大部分士兵心中就已悄然萌生退意。

如今,见主将张承范自顾不暇,根本无暇顾及他们,这退意瞬间如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众人纷纷丢弃手中武器,如惊弓之鸟般,朝着后方四散奔逃。

有的慌不择路,在关楼上奔跑时不慎摔倒,却也顾不上疼痛,爬起来继续逃窜。

原本就兵力不足、士气低落的神策军防线,就此土崩瓦解,潼关的防御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绝境。

黄巢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关楼上那一片混乱不堪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容。

叫阵之人忍不住大声骂道:“你奶奶个腿就这实力?”

“我还以为大唐的神策军有多厉害,不过如此罢了!”他的声音洪亮而尖锐,带着浓浓的不屑,在凛冽的寒风中清晰地传至关楼上每一个人的耳中。

“都还没打进去就这样了?这神策军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嘴硬啥呢,你们这些缩头乌龟!识相的就立即投降,否则,等我们杀进去,鸡犬不留!”

张承范面对黄巢大军的嚣张叫阵和己方士兵的溃逃。

他紧咬着牙眼神中带着决然与坚毅,从牙缝中挤出四个字:“誓死不降!”

“誓死不降!”

他麾下只剩百人听到首领这声嘶吼,热血瞬间涌上心头,纷纷扯着嗓子,齐声呐喊。

“誓死不降!”

“保家卫国!”

尽管面前的黄巢大军数量远超他们数万倍也没让他们升起丝毫怯懦之意。

小队里,有曾经养尊处优的富二代、富贵人家买来身体孱弱的病号、出身贫寒的穷人,以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但都是血性汉子。

黄巢看着对面的箭簇、石头牢记政委说的‘高打低打傻逼’也不跟他们废话。

此刻与楼上那些困兽犹斗的神策军浪费口舌毫无意义。

他眼神一凛,脸上露出狠厉之色,“去,把那些百姓都赶过来,填壕沟、铺路!”

手无寸铁的百姓,有的被粗暴地拉扯着头发,有的被狠狠地推搡在地,在士兵们的逼迫下,不得不朝着潼关的壕沟方向走去。

不一会儿,壕沟里便填满了百姓们的身躯,形成了一条人肉道路。

他们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汹涌地朝着关楼冲去。

士兵们的脸上带着狂热与凶狠,手中紧握着武器,口中发出阵阵呐喊。

冲到关楼之下,一些士兵熟练地取出火把,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易燃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