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象征性地列队行进、象征性地鼓掌的一些人敷衍了事地出现在街道两旁。
对于那些奉命而战、历经艰辛归来的美军士兵来说,这样的场面无疑令人心寒。
“操,这到底算什么狗屁玩意?既然要我们这么灰头土脸地回来,那还搞什么游行?”
巴顿粗鲁的抱怨声让一众军官与士兵频频点头。即使不想承认,心里也都清楚他的感受。所有人都忍不住将不满的目光投向站在高台上俯视他们的那些政客。
这一切,都是因为威尔逊。
正是因为威尔逊的一系列丑闻和胡来,美军远征军也被连带泼上了脏水。
如今的美国人已经开始认为,这场战争本身就是威尔逊出于一己私欲而发动的(甚至还有人严肃地讨论,莫里塔尼亚号的沉没是不是威尔逊自导自演的阴谋)。在这种舆论浪潮中,美军远征军自然也难逃指责。
若是政府还能像样地运转也还罢了,但众所周知,威尔逊在辞职之前几乎成了半个废人,结果总统职权只能由托马斯·R·马歇尔暂代,而马歇尔自己都已经自顾不暇。
美军远征军如今在国民眼中成了被威尔逊利用的可怜虫,是一群被战争拖累、让人只想尽快遗忘的存在。
而那些为了让美国赢得这场大战、为了守护美国所信奉的自由价值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士兵,如今却成了毫无存在感的影子,自然令人心灰意冷。
“哈......这就是我在战壕里拼命搏杀的代价吗?”
比任何人都更痛恨威尔逊的麦克阿瑟,此刻也难掩满脸的失望与愤怒。
实际上,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并未真正遭受损失。
尽管因为威尔逊而名誉受损,但借助战争物资的销售与债券的发行,美国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也正是凭借这份基础,美国终于得以跻身此前仅属于欧洲列强的行列。
可为何,我们却丝毫感受不到这份荣耀?
为何那些大腹便便的政客与资本家笑逐颜开,而真正缔造这一切的军人却连笑容都无法挤出来?
难道,就像所有人说的那样,这一切都是因为威尔逊吗?
“不,不是的。”
这不仅仅是一个威尔逊就能背锅了事的问题。
即便没有威尔逊,依旧是军人出力流血,政客与财阀坐收甜果,最终的结果不会有任何不同。
结论只有一个。
这个国家,美国,出了问题。
“可就算说出口,也只会被冷漠以对吧。”
无论是芬斯顿、潘兴,还是经常在总部与他对立的马歇尔,甚至是那个脑袋一根筋的巴顿,他们都不会理解他。
只有他,麦克阿瑟,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登上更高的位置。”
去到一个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不需要得到任何人认可的地方。
然后,在未来,亲手改变这个国家。
麦克阿瑟如此下定决心,紧紧握住了拳头。
......
“看起来唐宁街和白宫那边有些混乱呢,加藤先生。”
“是啊,而换句话说说,这也意味着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机会,首相阁下。”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也正因战时特需而迎来经济繁荣的巅峰期,帝国扩张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这场阴谋的主谋,正是当时的大日本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在大战期间执掌政权的大隈重信,以及外务大臣加藤高明。
众所周知,在柏林和会中,日本本想将整个印度支那据为己有,但在英国和美国的牵制下,最终只得满足于完全占领如今的越南地区。
而当初阻挠日本的英美两国,如今却各自焦头烂额。
英国因其殖民统治所累,印度等地纷纷爆发不可忽视的动荡和骚乱。
美国则是在威尔逊总统闯下大祸、半身不遂之后,连带整个白宫也如同瘫痪一般,陷入混乱。
“我们绝不能错过这天赐良机,首相阁下。虽然无法推翻柏林和会与桑苏西条约的既定成果,但至少该在别的地方补偿回来,不是吗?”
“我也赞同,不过是在哪个方向?若是指沿海边疆区的话,绝对不行。”
那地方是德意志帝国的乔侯爵,不,现在是公爵了,为了牵制苏维埃俄国而着重布局的战略要地,若贸然插手,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对于并不愿放弃沿海边疆区的陆军来说,这无异于是个沉痛的消息,但说实话,大隈根本不在乎。
毕竟他与曾是陆军实权人物的山县有朋向来水火不容,至今都与陆军派系格格不入。
“呵呵,不必担心。我说的并不是沿海边疆区,而是——”
......
......
在此次柏林和会中,日本......懂得都懂......
“所以加藤先生的意思,是趁此机会......”
加藤如同给出标准答案般点了点头。
既然是协商嘛,怎么协商,跟谁协商,那就有说法了。
更何况,要是放任不管,对日本来说也并非什么好事。
......
“当然,我也清楚,这在很多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风险。”
毕竟,日本在大战时期好歹也是站在协约国阵线。
可现在战争才刚结束多久,日本就要这样?
这种行为不仅会引起日本国内的反对,也必然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反弹。
“但现在最有可能跳出来阻止我们的英国和美国,注意力都不在这儿。为了大日本帝国的未来,我们绝不能错失良机!”
“我也同意。......我们绝不能放弃。海军那边应该也会乐见其成。”
随着大隈的赞许,加藤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事实上,大隈重信无论在公私层面都极为亲英,甚至不顾英国撤回参战请求,依旧半推半就地让日本参与大战,其外交风格之强硬、扩张倾向之鲜明,从这一点便可见一斑。
“加藤先生,去拟定一份详细的行动计划吧。等朝鲜与安南的合并完成后,立刻开始行动。”
“是,首相阁下。”
加藤对着大隈首相深深鞠了一躬,几乎成九十度角。
必须在英美回过神来之前尽快出手。
只要没有他们从中作梗,日本或许还真有可能成功。